&濒诲辩耻辞;说句不好听的,现在大学毕业生对家乡的贡献是极低的!&谤诲辩耻辞;说到激动处,汤敏不由得加快了语速。
这是在采访汤敏时,他不经意间爆出的&濒诲辩耻辞;金句&谤诲辩耻辞;之一。这个1985年出生于四川达州的一个小山村、在北大师从着名咨询亚星游戏官网学家俞孔坚教授的小伙,有着浓郁的乡土情结。也正是这种情结,促使他放弃稳定的公务员生活和高薪的设计师职业,转行致力于保护古村落、推动乡贤文化,成为一名公益人。如今,他发起创立的&濒诲辩耻辞;古村之友&谤诲辩耻辞;志愿者网络已经在全国近1000个市县组织起数万名志愿者,先后为云南剑川沙溪古镇、浙江金华后溪村等近400个古村落的保护、活化提供了各种支持,成立的古村保护和活化公益基金会孵化了数十个古村创客项目,并获得中国文物基金会&濒诲辩耻辞;传统村落守护者杰出团队奖&谤诲辩耻辞;等多个奖项。
&濒诲辩耻辞;如果家乡还很穷困,我有什么资格谈优秀呢?&谤诲辩耻辞;
在&濒诲辩耻辞;古村之友&谤诲辩耻辞;组织内部,有人喜欢称呼汤敏为&濒诲辩耻辞;村长&谤诲辩耻辞;,而他也坦言,自己是个货真价实的&濒诲辩耻辞;村二代&谤诲辩耻辞;:从小就在青山绿水的乡间长大,上学要跋涉十几里山路;而他的父亲,是一名有着20年工作经验的村官。
2007年,汤敏考上北大研究生,师从中国&濒诲辩耻辞;景观学&谤诲辩耻辞;着名教授俞孔坚,一下子成了全村的骄傲。但是,他也逐渐意识到,自己并未能为家乡作出能够配得上这份&濒诲辩耻辞;荣耀&谤诲辩耻辞;的贡献。甚至与全国各地的许多村子一样,他们那个村子也逐渐空心化,年轻人大量出走,只剩下老人和孩子。&濒诲辩耻辞;如果家乡还很穷困,我有什么资格谈优秀呢?&谤诲辩耻辞;汤敏说。
2009年从北大毕业后,他回到四川工作,想用这10多年所学到的自认为&濒诲辩耻辞;正确的东西&谤诲辩耻辞;改变家乡。为此,他先后进入政府和景观规划、咨询、投资等行业公司,但都没能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社会理想,因为&濒诲辩耻辞;心中那些社会关怀、人文关怀的东西用不上。&谤诲辩耻辞;
2010年,他利用业余时间创办了&濒诲辩耻辞;可持续城市公益论坛&谤诲辩耻辞;,与一批城市规划领域的讲师给市民办公共讲座,想通过做公益来调节一下工作中的&濒诲辩耻辞;痛苦&谤诲辩耻辞;。没想到,从此一发不可收拾。
2014年6月,广东梅州一位城市规划师在微博发文&濒诲辩耻辞;梅州围龙屋在呼救&谤诲辩耻辞;,引起了汤敏的注意。原来,从2013年11月开始,梅州要进行城市扩容,根据规划,大量的围龙屋包括祠堂都将被拆除。而在梅州,围龙屋作为当地典型的客家居民咨询亚星游戏官网遍布全市各县,年头均在200年以上,有的甚至有600年历史,是客家人的精神祖地。这一举动在享有&濒诲辩耻辞;世界客都&谤诲辩耻辞;美誉的梅州,引起不少人的强烈不满。
&濒诲辩耻辞;当我看到梅州城区的规划时,内心是非常生气的。&谤诲辩耻辞;汤敏说,&濒诲辩耻辞;我是做城市规划的,我知道完全可以不用那么大拆大建。&谤诲辩耻辞;他在实地调查走访后,写下一篇&濒诲辩耻辞;救救梅州&谤诲辩耻辞;的万字长文,文章在微信平台推送后,得到近7万的阅读量,引起公众和媒体广泛关注。最终,在各方力量的共同推动下,这个不合理的规划作废重编,梅州还因此将文物保护纳入城市建设规划,出台《梅州市客家围龙屋保护条例》,让300多座古屋免于摧毁。
用&濒诲辩耻辞;互联网+公益&谤诲辩耻辞;激活古村落保护力量
因为围龙屋事件,汤敏查阅了很多古村落保护的资料,记忆中家乡那个小村庄萧条的景象重又浮现在眼前,他忽然感觉自己找到了未来事业的方向。
资料显示,目前我国公布了4批&濒诲辩耻辞;中国传统村落&谤诲辩耻辞;名录,共4153个传统村落。然而,中国有2800多个县级行政区,平均每一个县被收录的古村落不足2处。据调查统计,2000年,中国有360万个自然村,到2010年,自然村减少到270万个。10年里有90万个村子消失,相当于一天之内就有250个自然村落消失。至今,全国的自然村已只有约200万个。
面对急剧消失的古村,&濒诲辩耻辞;救火式的奔走根本跑不赢古村消逝的脚步&谤诲辩耻辞;,公益组织的力量似乎分外薄弱。&濒诲辩耻辞;如果每个县有一个志愿者团队,建立一个全国的古村落保护监督网络,是不是就能保护更多的古村落?&谤诲辩耻辞;汤敏盘算。
说干就干。2014年11月,汤敏辞去城市规划师的工作,在深圳发起成立&濒诲辩耻辞;古村之友全国古村落志愿者网络&谤诲辩耻辞;,着手建立&濒诲辩耻辞;全国古村落保护与活化联盟&谤诲辩耻辞;,尝试用&濒诲辩耻辞;互联网+公益&谤诲辩耻辞;的方式为古村保护积蓄能量。
汤敏认为,在&濒诲辩耻辞;互联网+&谤诲辩耻辞;语境下,利用扁平化与便捷快速的社群链接,正让社会创新走向多维立体生态,也能让&濒诲辩耻辞;古村之友&谤诲辩耻辞;聚合出巨大的价值增量。
&濒诲辩耻辞;古村之友&谤诲辩耻辞;成立后,汤敏开始跟着各地的志愿者频繁&濒诲辩耻辞;走村&谤诲辩耻辞;,宣传古村保护理念,发动人们去发现村落的价值,频繁的时候&濒诲辩耻辞;一周甚至一天跑一个城市&谤诲辩耻辞;。成立半年后,团队迅速覆盖30个省份,成立了1000支志愿者队伍,聚拢起四五万人的古村保护志愿者队伍。
在架构上,古村之友按全国、省、市、县四级公益机构的形式呈现,全国和各地市志愿组织并非直接管理关系。各地古村志愿者自治、独立,但全国层面的组织会提供部分帮助。
在全国层面上,汤敏还将其职能专业细分为营造、手工、非遗、农业、旅游、民俗、影像、创客等方向,并建立&濒诲辩耻辞;古村救援通道&谤诲辩耻辞;,为遭到破坏的古村落提供法律、资金等援助。
&濒诲辩耻辞;一个人干出100分,就只是100分,一万个人干出70分,那就是70万分。&谤诲辩耻辞;汤敏说,如今,古村落保护不缺政府的支持,也不缺商业的力量,缺的是公众参与,&濒诲辩耻辞;对古村落最好的保护方法,就是让老百姓自己来保护,引导大众的文化自觉,使大众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成为习惯。而如今,互联网正让这一切变得更加容易和可能。&谤诲辩耻辞;
让失去了&濒诲辩耻辞;乡愁&谤诲辩耻辞;的乡村重新找到&濒诲辩耻辞;魂&谤诲辩耻辞;
如今,在政府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,保护古村基本形成了共识。但在汤敏心中,保护只是第一步,他更想做的是如何活化古村,深入挖掘古村中的文化基因,让那些失去了&濒诲辩耻辞;乡愁&谤诲辩耻辞;的乡村重新找到&濒诲辩耻辞;魂&谤诲辩耻辞;。
&濒诲辩耻辞;中国文化的根在乡村。乡村之美在于其自下而上呈现出的多样化魅力,以及数百年乃至更长时间所形成的历史厚度,尽管乡村以当前物质的评价标准处于劣势,需要输血,而一旦乡村身体康健复苏,其自身仍旧能焕发出文化的魅力。&谤诲辩耻辞;汤敏说。
古村如何活化?汤敏想到的还是人才&尘诲补蝉丑;&尘诲补蝉丑;要培育一批乡贤,唤醒他们参与古村保护和活化的自觉性。汤敏说,如今的新乡贤不仅包括乡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,还应吸纳那些有能力回来干一番事业的年轻人。
让年轻人回来,找到愿意返乡创业的年轻人&尘诲补蝉丑;&尘诲补蝉丑;古村创客,这是汤敏的思路。通过&濒诲辩耻辞;创客+众筹&谤诲辩耻辞;的办法,他通过古村之友平台为这些返乡创客提供引进、培训等服务。同时,他将&濒诲辩耻辞;古村创客&谤诲辩耻辞;分为&濒诲辩耻辞;公益创客&谤诲辩耻辞;和&濒诲辩耻辞;商业创客&谤诲辩耻辞;两类,前者主要从事公益支教、咨询亚星游戏官网修缮、社区营造、农民培训等工作,后者主要从事民宿、旅游、手工艺、有机农业和农产物微商等工作,不同类别的服务方法不同。如今,&濒诲辩耻辞;古村之友&谤诲辩耻辞;已在广东增城和浙江桐庐等多个地方建立&濒诲辩耻辞;创客基地&谤诲辩耻辞;,开设创客讲堂,因地制宜探索开发产业。
众筹,是汤敏的另一个&濒诲辩耻辞;法宝&谤诲辩耻辞;。通过建立古村众筹支持中心,帮助各地古村特产挖掘有情怀的故事,支持他们重建乡愁的物质和文化载体。在第一个支持项目&濒诲辩耻辞;父爱如山,感恩&濒蝉辩耻辞;油&谤蝉辩耻辞;你&尘诲补蝉丑;&尘诲补蝉丑;给父亲一座完整的古法榨油坊&谤诲辩耻辞;中,刚发起几天就筹款达上万元。
在一篇论述&濒诲辩耻辞;新乡贤&谤诲辩耻辞;的文章《乡贤、乡绅、乡霸&尘诲补蝉丑;&尘诲补蝉丑;古村之友眼里的新乡贤社会》中,汤敏写道:我们更看重一个个普普通通的青年自发担当其乡贤职责,让关心公共事务、体察社会、帮助弱势群体这股精神在普通人中复兴。
&濒诲辩耻辞;每个人的人生目标都是跟时代相关的,我们年轻人就应该不断回应时代赋予我们的新命题。&谤诲辩耻辞;汤敏说,如今,随着乡村振兴计划的开展,让人们望得见山、看得见水、记得住乡愁的目标正在一步步实现,&濒诲辩耻辞;而我们要做的,就是让古村不再被破坏,让每个家族都有他的精神祖地,让每个在外的人都有&濒蝉辩耻辞;回家乡的通道&谤蝉辩耻辞;&谤诲辩耻辞;。